“細”潤民心 “管”出精彩——成都市新都區香城細管工作紀實
城市管理應該像“繡花”一樣精細,治理的走線順不順、針腳密不密,決定了城市運行是否更有序、更安全、更干凈。
為助力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, 2021年,新都區委、區政府高度重視,聚焦“干凈整潔的環境、以人為本的功能、藝術張力的作品、多元參與的機制”大力開展香城細管工作,由主要領導任組長,組建工作專班,加強工作統籌和項目實施。全年召開工作調度會15次,下達工作任務22項,在城市精細化管理上層層推進、精雕細琢,許多藏于細節、匿于小處的豐富智慧和生動實踐如花般綻放,讓香城這座城市變得更有顏值、更具氣質,更有溫度、更加美好。
激發社群力量,共管共治共享
新都區常態化開展“添一把椅 溫暖一座城”城市共享家具捐贈活動、 “市民開放日”活動、最美陽臺評選活動、共享單車文明騎行活動、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等,豐富了市民的參與渠道,激發了市民參與熱情。發揮香城細管“隨手拍”平臺作用,打通群眾參與瓶頸,發動市民上報問題案件19384件,處置結案并反饋17399件,引導市民成為城市管理員和監督員。
線上線下助力,智慧管理提效
建立全區揚塵污染源動態綜合監督管理體系,揚塵問題實現“早發現、快處置、零容忍”。規范城區公共停車秩序,主城區新增泊車位2100余個;優化城區路網結構功能,已完成“短平快”改造4處,蓉都大道及蜀龍大道綜合交通改造工程智能交通綠波啟用;打造綠道網絡體系,構建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;規范共享單車,實現電子圍欄管理,增設非機動車停車點1800余處……
戰鼓擂響旌旗烈,勇于創新爭標桿
通過制定評價辦法,設立“香城細管流動紅旗獎”,對各鎮(街道)、園區進行月度、季度和年度考核激勵。同時,每月開展“兩拆一增”“金角銀邊”創新美學場景“擂臺賽”活動,三河街道“二江沱公園”、新繁街道繁江?巷子里、清流鎮清白流香生態帶等9個點位脫穎而出,優美的生態環境,大幅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數。同時,金光路、曲景路先后獲評全市“最美街道”,美成路、承順街等4條街道被評為區級“最美街道”。
環境煥然一新,城市品質提升
市容秩序百日攻堅行動、貨運大道專項整治行動、機動車停放專項整治行動相繼開展,城市市容市貌逐步規范,城市環境更加整潔。全面拓展城市開敞新空間,39個“兩拆一增”整治點位華麗蛻變,改造、美化圍墻1337米,增加綠地面積33.14萬平方米。大運會場館周邊22個整治項目順利實施,設施配套煥然一新,綠化景觀全面提升,活動氛圍日漸濃烈。4條示范街、2條特色街區、6條背街小巷品質提升逐步推開,讓城市街景又見新風貌。錦水苑濱河綠道、清源路南門河沿線提升打造完成,累計建成綠道30公里,“上班的路、回家的路”50條。積極開展新都街道、大豐街道成建制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創建,發動11個社區、68個小區爭創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示范點位。堅持疏堵結合和共建共治原則,積極開展夜市打造,規范過后的小北街,煥然一新,桂水路馬超夜市成為又一夜生活消費場景打卡地。
優質的城市管理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承載與支撐。300座檢查井蓋治理、15條人行道提升整治、15條道路行道樹增量提質、10個口袋公園新生……一項項精細化舉措,彰顯出“十四五”開局之年新都奮進的腳步;一件件創新性民生實事,換來了新都人民快樂幸福的笑顏……
2022年,新都將緊緊圍繞“一心四區”總體部署,實施“六大行動”,不斷推進“黨建引領、雙線融合”治理機制,以香城細管為抓手,大力營造精品公共空間,讓“繡花式”治理成為城市的最美標簽,不斷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,讓香城細管浸潤精致生活,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。
留言與評論(共有 條評論) |